Clinical News
頸椎退化完整指南:專業醫師解析症狀與再生醫學治療/醫學新知/治療心得/蕙林診所

醫學新知

Apr 30 , 2025

頸椎退化完整指南:專業醫師解析症狀與再生醫學治療

一、認識頸椎退化性病變

 

頸椎退化性病變(Cervical spondylosis, 頸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隨著年齡增長,頸椎結構會發生退化性改變。與身體的其他部位一樣,頸部的椎間盤和關節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退化,這種情況在現代生活中越來越普遍。
 

(一)頸椎病基本認識

 

頸部疼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但最常見的是與年齡增長相關的頸椎退化。臨床研究顯示,超過85%的60歲以上人群受到頸椎病的影響,雖然許多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這已成為中老年人就醫的主要原因之一。頸椎病通常能夠透過藥物、物理治療、再生醫學治療等方式獲得良好效果。
 

(二)頸椎退化症狀表現

 

頸椎退化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表現包括:
 

  • 頸部疼痛和僵硬,程度從輕微到嚴重不等
  •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如開車或閱讀)後症狀加重
  • 休息或躺下後症狀可能改善
  • 頭痛
  • 轉動脖子時出現摩擦聲或爆裂感
  • 手臂、手和手指可能出現麻木和無力
  • 行走困難、失去平衡
  • 頸部和肩部肌肉痙攣


(三)頸椎構造

 

頸椎的構造包含以下重要部分:
 

  1. 七塊頸椎骨,從頭骨底部開始排列
  2. 脊髓和神經:
    • 穿過椎管
    • 在大腦和肌肉之間傳遞訊息
    • 神經根透過椎骨開口分支
  3. 椎間盤:
    • 位於椎骨之間
    • 起到減震作用
    • 由纖維環和髓核兩部分組成
    • 厚度約半英寸


二、頸椎退化性病變的成因與風險


(一)頸椎退化的原因

 

頸椎病主要是由於年齡增長導致脊椎發生退化性改變。這些改變是正常的生理過程,每個人都會經歷。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半的中老年人即使有椎間盤磨損,也可能不會出現疼痛症狀。
 

(二)退化性變化過程

 
  1. 椎間盤退化:
    • 椎間盤高度降低並凸出
    • 水分流失,組織變乾變弱
    • 導致椎間隙狹窄
    • 緩衝功能下降


隨著脊椎中的椎間盤老化,它們會經歷一系列的退化變化。這些變化包括椎間盤高度降低並開始凸出,同時失去水分含量,導致組織開始變得乾燥且脆弱。這些問題最終會導致椎間隙空間縮小或塌陷,使得椎間盤原有的緩衝品質逐漸下降。
 

  1. 骨刺形成:
    • 關節承受壓力增加
    • 軟骨逐漸磨損
    • 骨頭間可能出現摩擦
    • 形成骨刺,壓迫神經
    • 活動範圍受限


隨著小關節承受的壓力增加,它們也開始退化並發展為關節炎,類似於髖關節或膝關節可能發生的情況。覆蓋和保護關節的光滑關節軟骨會逐漸磨損。當軟骨完全磨損後,可能會導致骨頭與骨頭之間直接摩擦。為了彌補失去的軟骨,身體會在小關節中生長新的骨組織來幫助支撐椎骨。隨著時間推移,這種骨骼過度生長(即骨刺)可能會縮小神經和脊髓通過的空間(狹窄),同時也會導致脊椎活動範圍減少。


這些退化性改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通常伴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了解這些變化的過程,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症狀的產生原因,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延伸閱讀:Update of the Natural History,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Degenerative Cervical Myelopathy: A Narrative Review>


(三)頸椎退化風險因素評估


年齡是頸椎病最常見的危險因子,這種情況在中老年患者中極為常見。隨著年齡增長,退化的程度也會逐漸加重。研究顯示,超過85%的60歲以上人群都有不同程度的頸椎退化現象。


其他可能增加頸椎病和頸部疼痛風險的因素包括:
 

  1. 年齡因素:
    • 中老年人最常見
    • 退化程度隨年齡增加


年齡相關的退化是不可避免的自然過程,但了解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及早採取預防措施,延緩退化的進程。
 

  1. 其他危險因子:
    • 遺傳因素:家族病史
      • 如果直系親屬有頸椎病史,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 基因可能影響結締組織的強度和退化速度
    • 生活習慣:吸煙
      • 吸煙會影響血液循環,加速組織退化
      • 研究顯示吸煙與頸部疼痛加劇明顯相關
    • 職業因素:重複性動作、過頭工作
      • 長期使用電腦或低頭工作的人群
      • 需要頻繁抬頭或轉動頸部的職業
      • 長期保持固定姿勢的工作
    • 心理因素:憂鬱、焦慮
      • 心理壓力可能導致肌肉緊張
      • 情緒影響可能加重疼痛感受
    • 外傷史:頸部曾受傷
      • 過往的頸部外傷可能加速退化
      • 車禍等意外造成的傷害需特別注意

三、頸椎退化症狀表現

 

(一)頸椎退化常見症狀


臨床上發現,頸椎退化的症狀表現多樣,嚴重程度因人而異。雖然大多數患者在早期可能沒有明顯不適,但當症狀出現時通常會包括以下幾種表現:
 

  1. 疼痛症狀:


頸部疼痛與僵硬的程度可以從輕微不適到嚴重影響活動,患者可能感覺到持續性的鈍痛,有時則會出現較為尖銳的疼痛,特別是在某些動作或姿勢下更加明顯。這種疼痛可能使頸部活動受限,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頭痛也是頸椎退化常見的症狀,通常發生在後枕部,並可能擴散至整個頭部。這種頭痛往往與頸部肌肉緊繃或神經壓迫有關,特別是在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後更加明顯。當頸部活動時,有些患者會感覺到摩擦聲或輕微的爆裂聲,特別是在轉動頸部時最為明顯。這可能是由於椎間盤退化或關節表面磨損所導致,雖然不一定伴隨疼痛,但可能會引起不適感,甚至影響頸部的靈活度。
 

  1. 神經症狀:


手臂和手指出現麻木或無力,可能是由於神經受到壓迫所導致。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症狀可能影響日常活動,使精細動作變得困難,甚至影響手部的抓握力。平衡感降低也是頸椎退化可能帶來的影響之一,患者可能會感覺走路不穩,甚至容易跌倒,增加受傷的風險。這種情況通常與脊髓或神經受壓有關,影響身體協調與穩定性。
 

此外,頸部與肩部的肌肉痙攣也是常見的症狀,特別是在晨起或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後更為明顯。肌肉的緊繃與抽痛可能導致頸部活動受限,並伴隨不同程度的疼痛,使日常活動變得更加不便。
 


<可參考: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atypical symptoms>


(二)頸椎退化加重原因


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情況會明顯加重頸椎退化的症狀:
 

  1. 姿勢因素:
    • 長時間抬頭或低頭
      • 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
      • 長時間仰頭工作
    • 保持固定姿勢
      • 開車時姿勢固定
      • 閱讀或辦公時低頭
      • 睡眠姿勢不當
  2. 活動相關:
    • 突然的頸部動作
    • 劇烈運動後
    • 負重活動時
  3. 緩解方式:
    • 休息後症狀可改善
    • 適當的姿勢調整
    • 熱敷可能有幫助
    • 按摩可緩解不適


四、頸椎病要看哪一科


疼痛科在頸椎退化的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對於慢性疼痛患者。
 

(一)頸椎病看疼痛科的關鍵

 
  1. 精準診斷:
    • 專注於疼痛機制評估
    • 鑑別不同類型的頸部疼痛
    • 全面性疼痛評估量表
    • 建立個人化疼痛檔案
  2. 多元治療方案:
    • 藥物治療
      • 專業止痛藥物調配
      • 個人化用藥建議
      • 藥物副作用監控
    • 介入性治療
      • 再生醫學治療
      • 增生治療
      • 神經阻斷術
      • 疼痛點注射
  3. 整合性照護:
    • 結合心理諮商
    • 生理回饋治療
    • 放鬆技巧指導
    • 生活型態調整建議


(二)頸椎病要前往疼痛科就診的情況

 
  1. 頸椎疼痛特徵:
    • 慢性頑固性疼痛
    • 傳統治療效果不佳
    • 疼痛影響生活品質
    • 需要長期疼痛管理
  2. 特殊疼痛情況:
    • 複雜性疼痛症候群
    • 神經性疼痛
    • 肌筋膜疼痛
    • 混合型疼痛

(三)頸椎病必要的檢查項目


根據症狀嚴重程度,可能進行以下檢查:
 

  1. 影像學檢查:
    • X光:觀察骨骼結構和排列
    • 核磁共振(MRI):評估軟組織狀況
    • 電腦斷層(CT):詳細觀察骨骼結構
  2. 特殊檢查:
    • 脊髓造影:評估神經壓迫情況
    • 肌電圖(EMG):測試神經功能
    • 血液檢查:排除其他疾病


五、頸椎病治療方法

 

(一)頸椎退化復健方案

 

1.物理治療(基礎治療方案):

  • 特定運動:緩解疼痛,強化肌肉
  • 姿勢矯正:改善不良姿勢
  • 牽引治療:伸展頸部關節和肌肉
  • 療程安排:通常持續6-8週,每週2-3次
  • 治療目標:改善活動度,減輕症狀


2.輔助治療:

  • 頸圈使用:短期固定保護
  • 冷熱敷療法:緩解局部症狀
  • 按摩治療:放鬆肌肉組織


<可參考:Cervical Spondylosis: Innovative Techniques for Physical Therapy-An Updated Review>


(二)頸椎退化的藥物治療選擇

 

1.基礎止痛藥物:

  • 乙醯胺酚:緩解輕微疼痛
  • 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
    • 阿斯匹靈、布洛芬等
    • 可緩解疼痛和發炎
    • 依症狀可服用數週


2.進階藥物選擇:

  • 口服類固醇:短期使用減少發炎
  • 肌肉鬆弛劑:
    • 巴氯芬
    • 氯唑沙宗
    • 用於緩解肌肉痙攣


(三)頸椎退化的再生醫學治療


再生醫學療法是蕙林診所治療頸椎退化的核心特色,這種方法著重於促進組織修復與再生,提供更根本且持久的改善效果。

 
  1. 椎間盤注射
    1. 適用於類固醇注射效果不佳或體況不適合注射類固醇者
    2. 以自體或異體再生因子注射
    3. 可使用超音波或X光導引進行精確注射
  2. 小面關節增生治療
    1. 增強脊椎活動關節穩定度
    2. 可避免化學藥物產生的副作用
    3. 增生修復脊椎退化疾病
  3. 頸椎韌帶的增生注射
    1. 提高韌帶強度與彈性
    2. 穩定脊椎改善功能
    3. 減少疼痛

 

再生醫學治療的優勢:

  • 針對病因治療,非僅緩解症狀

  • 低侵入性、安全性高

  • 恢復期短,不影響日常生活

  • 避免傳統藥物相關副作用

  • 療效持久,可減少復發

  • 可作為手術的替代選擇

  • 可與其他保守治療結合使用


(四)其他介入性治療選擇

 

類固醇注射治療: 
 

部分患者在特定情況下可能需要使用類固醇注射來快速緩解急性疼痛:
 

  • 頸椎硬膜外注射:適用於嚴重神經根壓迫引起的急性疼痛
  • 頸椎小關節注射:用於急性關節炎症狀緩解
  • 通常作為短期緩解方案,為後續再生醫學治療創造條件


神經阻斷術與射頻消融:
 

  • 使用局部麻醉
  • 診斷和治療疼痛
  • 可考慮射頻消融
  • 對特定類型疼痛有效


(五)頸椎退化的手術治療

 
  1. 手術適應症:
    • 神經根受壓症狀明顯
    • 脊髓受到壓迫
    • 出現進行性神經功能退化
    • 保守治療效果不佳
  2. 手術治療評估:
    • 詳細神經學檢查
    • 影像學確認
    • 評估手術風險和效益
    • 考慮患者整體狀況
  3. 手術禁忌:
    • 嚴重關節炎
    • 其他系統性疾病
    • 廣泛性疼痛症候群


頸椎退化雖然是隨著年齡增長的自然過程,但及早發現和適當治療能有效減緩症狀發展,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若您出現頸部不適、疼痛、手臂麻痺或活動受限等症狀,建議及早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專業醫療團隊能透過完整評估,找出頸椎退化的確切原因,並為您規劃最適合的個人化治療方案。及早診治不僅能有效緩解症狀,更能預防病情惡化,避免造成永久性的神經損傷。請立即預約專科門診,讓我們一起為您的頸椎健康把關,重拾健康生活!


蕙林診所擁有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特別專注於再生醫學治療方案,提供完整的治療前評估與個人化治療建議。若您想進一步了解如何改善健康,請即刻預約諮詢。別讓疼痛拖累生活,及早治療,讓自己重拾自在無憂的每一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