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News
告別惱人的肩頸痠痛:從成因、診斷評估到治療一次看/醫學新知/治療心得/蕙林診所

醫學新知

Jun 30 , 2025

告別惱人的肩頸痠痛:從成因、診斷評估到治療一次看

一、認識肩頸疼痛的基本特性


肩頸疼痛的定義與類型


肩頸疼痛(shoulder-neck-pain)是指頭部以下脊椎及其周圍區域的不適感。您的頸部在醫學上稱為頸椎,這裡的疼痛是多種損傷和醫療狀況的常見症狀。


肩頸疼痛可分為兩種主要類型:

  • 軸性頸痛:疼痛主要集中在頸部區域
  • 頸神經根病:疼痛從頸部延伸到其他部位,如肩膀或手臂


根據持續時間,肩頸疼痛又可分為:

  • 急性肩頸疼痛:持續幾天至六週
  • 慢性肩頸疼痛:持續超過三個月


若不及時治療,肩頸痠痛會嚴重影響日常活動和生活品質。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肩頸疼痛並非嚴重疾病,通常可透過止痛藥、適當運動和壓力管理等保守治療方法得到改善。
 

肩頸痠痛的常見表現


患者常描述的疼痛感覺包括:

  • 持續且悶痛的不適感
  • 刺痛或灼熱感
  • 從頸部延伸至肩膀或手臂的放射性疼痛


伴隨肩頸痠痛的其他常見症狀:

  • 頭痛(尤其是後腦勺區域)
  • 頸部、肩膀和上背部僵硬感
  • 頸部活動受限,難以轉動或傾斜頭部
  • 肩膀或手臂出現麻木、刺痛或針刺感


頭痛肩頸痛的關聯性


頭痛與肩頸疼痛經常同時出現,尤其是緊張型頭痛。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1. 頸部肌肉緊張時,這種緊張感會向上延伸至頭部,引發疼痛
  2. 頸椎上部神經受壓可導致枕部頭痛,使疼痛從後頸蔓延到頭部區域


許多患者在尋求治療時常困惑於頭痛肩頸痛的相互關係,專業醫師能幫助確定是頸部問題導致頭痛,還是其他因素引起的併發症狀。


肩頸痠痛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肩頸痠痛不僅僅是身體不適,它可能對生活質量產生深遠影響:

  • 睡眠品質下降:疼痛可能使您難以入睡或在夜間頻繁醒來
  • 工作效率降低:專注力下降,長時間工作更加困難
  • 情緒波動:持續疼痛可能導致焦慮、沮喪或易怒
  • 活動限制:避免某些運動或日常活動,如轉頭看車況或提重物


了解肩頸痠痛的全面影響有助於重視及早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性。


<可參考:Neck and shoulder pain: Treatments, prevention, and causes>


二、肩頸疼痛常見成因


肩頸痠痛的主要原因


肩頸疼痛可由多種因素引起,了解這些成因有助於正確診斷和有效治療:
 

  1. 老化退化
    • 隨著年齡增長,頸椎自然磨損導致退化性變化
    • 骨關節炎造成關節軟骨磨損
    • 椎管狹窄使脊椎空間變窄,壓迫神經
    • 長期壓力和反覆動作可使椎間盤弱化,引發椎間盤突出
  2. 身體勞損
    • 重複或劇烈活動過度使用頸部肌肉
    • 不良姿勢(如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或電腦)
    • 腹部核心肌群無力導致身體姿勢失衡
    • 體重過重增加脊椎負擔,影響頸椎正常排列
  3. 精神壓力
    • 壓力導致頸部肌肉不自覺緊繃
    • 許多人在緊張或焦慮時無意識地收緊頸肩肌群
    • 長期壓力可造成慢性肌肉緊張和疼痛
  4. 外傷損傷
    • 事故(如車禍引起的頸部扭傷)
    • 運動傷害
    • 跌倒或碰撞
    • 可能損傷肌肉、韌帶、椎間盤和神經根
  5. 組織增生
    • 腫瘤、囊腫和骨刺等增生性病變
    • 這些增生組織可能壓迫神經,引起疼痛
  6. 其他健康問題
    • 腦膜炎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纖維肌痛症
    • 某些癌症


<延伸閱讀:Association between work stress, physical exercise, and chronic shoulder/neck pain: the HUNT Study>


肩膀疼痛位置解析


肩頸痠痛的確切位置能提供診斷線索,不同位置的疼痛通常對應不同問題:
 

  • 肩胛骨內側疼痛
    • 常見於長期坐姿不良或姿勢問題
    • 菱形肌和斜方肌疲勞過度
    • 電腦工作者的常見問題
  • 肩關節處疼痛
    • 可能是肩關節囊發炎
    • 五十肩(冰凍肩、肩周炎)
    • 活動時加劇,可能伴隨活動受限
  • 上臂疼痛
    • 肱二頭肌腱炎
    • 旋轉肌群損傷或撕裂
    • 常見於需要重複舉臂動作的工作或運動
  • 頸肩交界處疼痛
    • 頸椎問題(如頸椎間盤突出)
    • 斜方肌上部緊張
    • 可能伴隨頭痛和頸部活動受限


準確辨識肩膀疼痛位置有助於醫師確定適當的診斷檢查和治療方案,患者就診時應詳細描述疼痛確切位置和特性。


三、肩頸痠痛診斷與評估


肩頸痠痛用藥建議:止痛藥、普拿疼與B群的角色


面對肩頸痠痛,適當的藥物輔助治療有助於減輕不適感。常見如「普拿疼」(對乙醯氨基酚)屬於溫和的止痛藥,適用於緩解輕至中度的肩頸痠痛,尤其對於暫時性的肌肉緊繃或勞損引起的不適有一定效果。不過,需注意使用劑量及頻率,並避免長期依賴。


此外,補充維生素B群也是肩頸痠痛患者常見的輔助選擇。B群有助於支持神經健康,減緩因神經壓迫或緊繃導致的疼痛與疲勞感。特別是長期伏案工作或壓力大的族群,適量補充B群有助於改善整體神經代謝功能。


不過,藥物僅為輔助緩解,仍建議搭配專業疼痛科醫師的診斷與治療計畫,才能有效改善肩頸痠痛問題,達到長期管理的目標。

 

<可參考:Consultation and the outcome of shoulder-neck pain: a cohort study in the population.>


肩頸痛該看哪科?


肩頸疼痛建議前往疼痛科就診。疼痛科醫師專精於診斷與治療各類疼痛問題,包括複雜的肩頸痠痛,能提供全面的疼痛管理解決方案。
 

選擇疼痛科的優勢:

  • 專業評估:透過詳細病史詢問與身體檢查,精確判斷疼痛來源與成因,提供準確診斷。
  • 綜合治療:結合藥物治療、神經阻斷、物理治療等多元方法,針對性緩解疼痛。
  • 個人化方案:根據痛症特性和生活需求,制定客製化治療計劃,提高治療效果。
  • 長期管理:不僅關注即時痛症緩解,更注重長期疼痛控制和生活品質提升。



肩頸疼痛診斷工具與方法


醫師會透過詳細病史詢問來了解疼痛的背景資訊,包括疼痛的開始時間、可能的誘發因素,以及肩頸疼痛的確切位置、特性與放射模式。此外,醫師也會詢問是否有特定動作或情境會加重或緩解疼痛,並評估日常活動和工作姿勢,以判斷是否與長期不良姿勢或過度使用有關。


接下來,醫師會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測試頸部的活動度,評估肌肉的緊張程度,並檢查是否有壓痛點。同時,透過神經學檢查,包括反射、感覺和肌力測試,確認是否存在神經受壓或損傷的可能。


如果有進一步的診斷需求,醫師可能會安排影像學檢查。X光可用來評估骨骼結構變化,如椎間隙變窄、骨刺形成或關節炎狀況。核磁共振成像(MRI)則能顯示椎間盤突出、神經壓迫或韌帶損傷等軟組織問題。對於需要更精細骨骼結構分析的情況,電腦斷層掃描(CT)能提供更詳細的影像。此外,若懷疑神經功能異常,醫師可能會安排肌電圖(EMG),評估神經傳導與肌肉反應,以確定神經受損的程度。


透過這些綜合性的評估方法,醫師能更準確診斷肩頸疼痛的成因,並提供適合的治療建議。
 

 


四、肩頸痠痛何時需要立即就醫?


雖然多數肩頸痠痛屬於良性且可自行緩解,但某些情況需要立即就醫:

 

肩頸痠痛需立即就醫的警訊

  • 頸部疼痛伴隨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
  • 疼痛是由嚴重外傷(如跌倒或車禍)引起
  • 疼痛急劇且非常嚴重
  • 手臂或手部出現明顯無力或麻木
  • 膀胱或腸道功能改變
  • 行走困難或協調問題
  • 疼痛持續加劇且不因休息或一般止痛藥而緩解
  • 疼痛影響睡眠或日常活動進行


這些症狀可能暗示更嚴重的潛在問題,如椎間盤嚴重突出、脊髓壓迫或感染,需要緊急醫療評估。

 

肩頸痠痛就診前準備的資訊 


為使診斷更準確,就診前請記錄以下資訊:

  • 疼痛開始的時間和可能的誘因
  • 疼痛的確切位置和是否有放射性
  • 加重或緩解疼痛的因素
  • 曾嘗試的自我治療方法及其效果
  • 相關病史和目前服用的藥物


準備充分的資訊有助於醫師進行更準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計劃。肩頸痠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了解其症狀、成因和診斷方法是邁向有效治療的第一步。無論是由於工作壓力、姿勢不良還是年齡相關的退化變化,及時正確的診斷對於恢復健康至關重要。


若您正遭受肩頸疼痛困擾,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而非僅依賴自我診斷或治療。專業醫師能提供全面評估並制定適合您的個人化治療計劃。蕙林診所擁有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提供完整的治療前評估與個人化治療建議。若您想進一步了解如何改善健康,請即刻預約諮詢。別讓疼痛拖累生活,及早治療,讓自己重拾自在無憂的每一天!
57